每年的盤點都像流水賬。但面對2011年的全球IT業,花多大力氣重溫都不過分。這一年稱得上全球IT業轉折期,機會與舛運交錯。
你面前的正是2011年的一棵知識樹。在它上面,結滿了具體企業與產業的“果實”。
想必你不會忘記喬布斯病逝、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硬件、IBM百年慶典、惠普變革的彷徨。2011年,你也不會忘記12歲的阿里巴巴遭遇創立以來最大誠信危機,衛哲離去、VIE迷局、淘寶新規引發的網絡暴力。你應該感覺到馬云(微博)開始變得沉默起來。
2011年的馬化騰(微博)也收斂許多。他主持的騰訊開放之路,顯示出經受質疑之后,小巨頭開始正視風險與責任,積淀真正的創新氣質。
2011年,曹國偉堪稱中國社會進程的關鍵先生。新浪微博早已崛起為中國民主的生發器,但也是社會偏執的放大器。中國網絡新媒體已遭遇傳統權威與商業倫理的壓制。
中國制造業中堅聯想、海爾也發生巨變。柳傳志二次退休與聯想改制成功算得上同語反復,海爾收編三洋資產意味著,全球市場涌現一個強大的供應鏈巨頭。
系列看似不同的事件,背后有著相同的基礎動因。它們不過是數字時代三大定律的演進所致:一是摩爾定律困境;二是梅特卡夫定律轉移;三是吉爾德定律的升級。
摩爾定律已遭考驗多時。當硅片無法集成更多晶體管時,對芯片工藝、性能過度追求將局部讓位于對應用體驗的追求。于是,2011年,處理器巨頭極為落寞,人們幾乎忘記了它們的存在。
PC巨頭們也灰頭土臉。梅特卡夫定律因此遭遇質疑。但困境中的摩爾定律困境卻救了它:傳統PC雖已沒落,形態多樣的消費電子卻成新的成長驅動力。
這是蘋果登上全球企業市值頂峰、現金富可敵國的動力。它是消費電子狂飆突進的最大受益者,已將產業帶入一個“蘋果化”時代。
不過,如果缺乏吉爾德定律支撐,輝煌的蘋果也無法走得更遠。2011年,全球通信市場加速朝3G、4G遷移,定律中的帶寬要素變動,意味著全球通信業基礎設施的升級,智能手機將大行其道。
2011年眼花繚亂的產業事件,正是過去多年三大規律的演進與質變。IT業許多細分領域已到一個重估時刻。
但我們更關注未來。它們能將我們帶入一個祥和的2012年嗎?這年份似乎充滿末日情緒。外部環境至今也很黯淡,過往機會雖仍在翻滾,但泡沫已同時閃現。
蘋果能否繼續矗立在產業之巔?谷歌能否破除蘋果封鎖?聯想能否超越惠普?馬云能否奪回雅虎手中股份?2012年,這棵知識樹上的果實是否還會鮮艷?
2012年,我們還能朝《比特之城》、《數字化生存》描繪的理想未來踏出類似2011年的關鍵一步么?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