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廠商會因為自己產品的過時而開香檳、做蛋糕來慶祝的,頂多發表懷念之詞罷了。但微軟的IE團隊偏偏相反,當IE6在美國份額跌到1%以下時,他們歡呼雀躍了,“喜新厭舊”的心理表露無遺。
已過時的產品的確該走下神壇,微軟如此高興折射出了未來在瀏覽器大干一番的雄心壯志,那么這個預示著新開始的事件提醒微軟要在哪方面進行努力改進?瀏覽器之爭的背后又折射出哪些行業利益爭奪呢?
不容忽視的事實:IE名為王者實則暗藏危機
要說當今世界上No.1瀏覽器,那么非微軟的Internet Exploer莫屬了。得益于當初捆綁銷售、免費安裝的政策,IE瀏覽器幾乎與Windows一起占據了全球的桌面市場。即便在今天Chrome、FireFox追趕的情況下,它依然擁有52%以上的份額。
國外暫且不論,就國內來說IE尤其是IE6更是經久不衰。本次Net Applications的統計就表明,即便在10年之后,IE6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居然高達25.2%。也許這其中有不少是隨XP系統自帶的,用戶并不使用。但要談起網絡支付、電子商務,IE6似乎是必備神器、不可或缺。
然而也正因為如此,IE瀏覽器的背后其實隱藏著危機。這就是它嚴重依賴著Windows系統的份額,假如一旦公開讓用戶進行獨立自由選擇,那么IE的巨大優勢將蕩然無存。
Google+上最近來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惡搞,假如瀏覽器是公主,那么各大產品表現如下。結果一目了然,IE被徹底整慘了,在一排美麗無比、各富特色的公主中間,是一個面貌奇丑、毫不出眾的“丑小鴨”。這雖然顯示了谷歌粉絲的有色眼鏡,但多少說明了些問題。
不要以為這是危言聳聽,就瀏覽器自身特色來講,FireFox憑借特殊的用戶定位獲得青睞;而Chrome則顯示了谷歌自身獨有的特色和強大的技術功底,語音搜索、即搜即顯示等多個技術為谷歌自身獨創。即便談論美觀、設計,Safari、Google也有自身首創風格。
Safari將人們引入了蘋果的商店,讓他們在時尚前衛的iPhone、iPad和Mac電腦中為蘋果貢獻收入;Chrome將人們引入了Google龐大的互聯網帝國,讓他們在廣告、資訊、購物中的一次次點擊為谷歌創造財富。那么微軟的IE呢?這就是特色所需了。
是的,IE應該突出微軟的特色了,更為重要的是能夠讓IE使用者直接投入微軟帝國的懷抱,能夠將整個微軟的產品和服務,比如在線商店、MSN資訊、Bing搜索、XBOX家庭娛樂完整展現,并讓顧客為自己貢獻營收。
而飽受詬病的升級機制早就該改改了,Chrome和FireFox頻繁更新、緊跟時代,但它們卻沒有因為這些遭受用戶批評,一切的升級都是那么自然、迅速、有效。而IE卻要重新下載、安裝、重啟Windows,并且以6、7、8、9來命名,在時刻變幻的互聯網環境下顯得太過笨拙、陳舊。
做好Win8發力移動 是推動IE發展的重要舉措
正如開頭所說,作為微軟體系之內的產品,IE自然與Windows脫離不了緊密關系。因此未來份額的提升顯然要借助于這個世界No.1操作系統。而面對龐大的Windows XP裝機量和使用量,Win8更承擔了快速推進變革的重任。
也許是Windows XP太過成功、也許是Windows 7還沒有讓用戶看到升級的確切必要,前者一直讓微軟既愛又恨。在10周年的紀念網頁上,微軟以一句“不進則退”表達了對XP的復雜感情。
因此假如本次Windows 8不做得做夠出色,實在難以給用戶使用新產品的理由。而由于Windows 8將首次進軍平板,這也就決定著IE在移動市場的表現。
在這方面,Safari、FireFox、Chrome早已行動多時,作為最具潛力和被看好的市場之一,移動領域的市場優勢直接決定著用戶歸屬、利益格局。微軟在2012年聯手諾基亞展開的WP突圍、Windows 8平板進攻都顯得至關重要。
結語:IE6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實際上翻看了微軟IE團隊嶄新的一頁,同時也預示著新的、更加殘酷的考驗已經到來,這記警鐘應該值得微軟認真對待。谷歌Chrome工程師彼得•卡斯汀(Peter Kasting)曾表示,谷歌在意的是用Chrome推動整個互聯網發展,而并不在意其具體份額,那么當整個互聯網市場不斷擴大和發展之后,微軟能夠通過IE獲取多少資源?
值得微軟粉絲欣慰的是,這家軟件巨頭已經有所表態和行動,繼IE6之后,他們盡力推動Windows XP退出歷史舞臺,并最終在2014年4月終結;IE自動升級機制也將在2012年1月正式推出,而隨著Win8推出,IE10又將以更加絢麗的Metro界面向我們走來。IE,未來會做得更好、更完善。
--- 版權最終歸艾銻無限所有http://m.maosdadas.net/ 如需轉載,請標明出處。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