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軍揭秘小米40億美元估值邏輯: 看市夢率,不是市盈率
侯繼勇
6月26日,小米公司宣布,成功融資2.16億美元。隨后小米公司董事長兼CEO雷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:小米手機此輪估值40億美元。但雷軍沒有透露投資者:投資協議不予透露。
此前路透社曾報道,小米此輪由投資Facebook的俄羅斯DST集團領投。
創業兩年,40億美元估值,小米刷新了中國互聯網公司的成長速度。
此前, 2010年底,小米公司完成A輪融資,金額4100萬美元,投資方為Morningside、啟明和IDG,估值2.5億美元左右;2011年12月,小米公司完成新一輪9000萬美元融資,估值10億美元,投資方包括啟明、IDG、順為基金、淡馬錫、高通、Morningside。
估值邏輯
與上一輪融資相比,小米公司估值再翻四倍,40億美元的估值幾乎接近黑莓49億美元的市值,同時相當于諾基亞市值的一半。
在中國互聯網公司中,小米估值目前僅次于騰訊(4029億港元)、百度(388億美元)、阿里巴巴(350億美元)、網易(74億美元),名列第五,已然超過盛大、攜程等公司。
雷軍稱,小米高估值因為“腳踏兩只船”:左腳互聯網,右腳智能手機。
根據小米公司的數據,小米手機今年5月銷量突破70萬臺,自去年底放號銷售以來,小米手機總銷量已突破300萬臺。消息人士透露,小米手機計劃年內完成銷量500萬臺。
雷軍認為,投資者給予小米手機高估值,與小米手機當下銷量關系不大,他們看到的是小米手機的未來。
“HTC市值最高時曾達400億美元,諾基亞市值最高時能達2000億美元。”雷軍說,“在移動互聯網時代,市場將會放大,將會誕生很大公司,投資者相信小米有可能。”
雷軍認為,小米公司現在兩歲,投資者投兩歲的百度、阿里巴巴、騰訊之時均不以市盈率估值,而是以未來估值。十年之后再回頭看,都是十分成功的投資故事。
雷軍稱,投現階段的小米,依靠的是“市夢率”,而不是市盈率。
艾媒咨詢CEO張毅說:投資小米不僅是按夢想投資,投資者看好小米的原因是小米站在 “產業交叉點”之上,“智能手機+移動互聯網”給了投資極大的想象空間。
與傳統模式相比,小米系統更節約成本。張毅分析,小米手機的電商銷售系統節約了渠道成本,同時是一個預測市場銷量的感知系統;小米“發燒機”的品牌內涵已經獲得一定認可,從核心網民擴散外延,除了蘋果外,智能手機尚無一家公司“強品牌”特質;MIUI+軟件(互聯網應用與服務)+硬件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優勢。
雷軍則稱“小米系統符合電商公司的所有特質”:呼叫中心、物流、電商銷售平臺。他認為,即使僅把小米看成家電子商務公司,也是一家大公司:以小米5月份銷量為例,出貨量70萬臺,每款手機售價1999元,交易額達14億元,全年銷量可達168億元??深惐鹊氖侵袊畲蟮腂2C電商公司京東,后者去年交易額是209億元。
雷軍笑言:“我最近在研究,將遙控汽車放到”xiaomi.com“去銷售。”
利潤率真相
小米成功融資的消息,并非雷軍自己率先在微博披露,而是其競爭對手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。過去一個月,周鴻祎在微博上猛烈抨擊小米手機暴利,二人為此唇槍舌劍好不熱鬧。業內人士普遍認為,周此舉是意在逼迫小米降價,為360華為特供機開路。
周鴻祎報料小米融資額時還稱,小米融資報告還透露了兩個核心信息:一是小米手機承諾今年100億銷售額25億元利潤,二是進一步證實了小米手機暴利,以致每臺凈利超700元。
雷軍表示:所謂融資報告純屬捏造,小米此輪融資沒有任何融資報告。雷軍還對周鴻祎隔空喊話:既然周總看到報告,請拿出來公示給大家看。
對于“小米手機暴利”一說,雷軍認為周鴻祎將“零部件購買成本”與“整機成本”混為一談,偷換了概念,零部件購買成本只占成本的一部分。
即使是采購成本,也不是零部件價格的求和,還包括各種稅收、保險成本:以關稅為例,最高部件關稅達12%,其中顯示屏5%,攝像頭2%;入關的同時,海關會代征增值稅;入關會加收進口保險費,費率一般是千分之三;人民幣買美元,有購匯成本。
上述各種費用加到一起,才是零部件采購成本。
接下來的成本,是生產成本。小米手機目前的代工廠有兩家,一是英華達,一是富士康。為了保證良品率,測試生產線,僅工程機一項就代價不菲,小米一代工程樣機達2000臺。雷軍說:2000臺工程機的成本就達數百萬元。
硬件廠商會收模具成本,每開模一次費用達數十萬美元。
接下來的成本是倉儲成本,向高通交納的專利費成本,公司運營成本,員工薪資等。雷軍說,小米手機網上銷售多用支付寶與信用卡,后兩者都會收取一定的費用。據記者了解,支付寶的費率是千分之三。
此外還有教育、城建等各種費用。
雷軍回應周鴻祎:在價格競爭激烈的情況下,采用高通8260雙核芯片的手機至今都無低于2000元的,這從反面證明“小米暴利”不成立。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