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東商城隨即發布聲明稱,“一淘網此舉完全是憑空捏造的毀謗行為,毫無事實根據,京東既沒有也絕對不可能漲價15%,那純屬自殺行為。”昨日(2月1日),一淘網也通過官方微博發布聲明回應稱,價格統計數據來自于自身監測系統對購物網站的收錄抓取,京東自然在涉及之列。
而京東商城相關人士在接受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采訪時,對于此項調查數據的公正性表示質疑:“其他幾家B2C的企業的價格都是往上漲的,只有天貓一家前邊是平的,后來是往下走的,對其公正性表示懷疑。”
一淘價格數據:京東領漲15%
糾紛緣于一淘網1月31日發布的一份B2C商家2011年第四季度的價格監測數據報告。該項數據涉及當當網、京東商城、亞馬遜、天貓四家B2C商家自2011年9月20日至2012年1月4日(即2011年第四季度)的價格指數。
該數據顯示,期間,京東價格持續上漲,平均漲價指數基本保持在5%~15%,漲價曲線呈“M”形,兩次最明顯的漲價高峰分別是10月初和12月初,價格漲幅都超過15%,遠遠高于其他B2C商家的0%~5%漲幅。對比京東的大起大落,另外兩家B2C網站當當和亞馬遜則顯得更加平穩,一淘網數據顯示,當當和卓越的價格高點是在10月初,漲幅均高于5%左右。
數據同樣顯示,與一淘網同處阿里巴巴系統的天貓價格則更加平穩,而且在2011年11月30日還出現了降價趨勢,在2012年1月份天貓降價幅度接近8%。
一淘網公關部門負責人士在接受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采訪表示時表示,“我們檢測的是正式的降價和漲價幅度,不一定說降得最多的就是全網最便宜的,這是兩個概念。”
“從降價幅度上來看,京東的波動相對大一點,這應該和各個B2C商家的定價策略和營銷方式有關系。”一淘上述人士稱。it外包服務
價格指數引發“口水戰”
對于一向聲稱“低價正品”的京東商城,此番被指領漲15%,其憤怒程度可想而知。而與天貓同屬阿里巴巴集團的一淘網,作為并非完全獨立的第三方發布涉及競爭對手的報告,顯然 “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員”,其所發布價格數據的公信度也難逃質疑。
一淘網的價格指數發布后即引發了激烈的“口水戰”。京東商城隨即發布措辭強硬的回應聲明,并指責阿里巴巴 “作為中國電商行業一員,發布所謂牽涉競爭對手的報告,本身就缺乏公正性!”
昨日,一淘網在其官方微博中針對京東的聲明作出回應,稱“統計數據來自于自身價格監測系統對5000余家購物網站價格信息的收錄抓取,京東作為一家B2C網站自然在涉及之列。”
“口水戰”并未完結,當當網CEO李國慶也加入戰團,其通過微博表達了對京東反擊一淘的支持,“當當網和京東天天打價格戰,沒有漲價。”it外包公司
而京東方面,在發給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的回應聲明后又追加幾點補充說明,對一淘網在聲明中提到的檢測方法又提出質疑,“一淘發布與事實不符的所謂價格監測,抽樣方法、數據挖掘模型及監測流程不科學不透明,嚴重誤導公眾,毫無客觀性與公信力。”
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對 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,“數據很有價值,但使用方式很重要。不管是否存在價格上升,從行業看來價格理性上升并不是壞事,重視企業的整體運營質量和服務質量才是王道。”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