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T網絡運維知識中數據封裝過程
2020-04-14 14:05 作者:艾銻無限 瀏覽量:
IT網絡運維知識中數據封裝過程
艾銻無限科技專業:IT外包、企業外包、北京IT外包、桌面運維、弱電工程、網站開發、wifi覆蓋方案,網絡外包,網絡管理服務,網管外包,綜合布線,服務器運維服務,中小企業it外包服務,服務器維保公司,硬件運維,網站運維服務
在
網絡維護過程中,有時候一些故障現象很難定位。需要對底層數據封裝過程非常熟悉才能進行
網絡故障判斷。因此掌握數據封裝原理也是一名
IT網絡運維工程師的必備基礎知識。
數據封裝的過程大致如下:
1、用戶信息轉換為數據,以便在網絡上傳輸
2、數據轉換為數據段,并在發送方和接收方主機之間建立一條可靠的連接
3、數據段轉換為數據包或數據報,并在報頭中放上邏輯地址,這樣每一個數據包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絡進行傳輸
4、數據包或數據報轉換為幀,以便在本地網絡中傳輸。在本地網段上,使用硬件地址唯一標識每一臺主機。
5、幀轉換為比特流,并采用數字編碼和時鐘方案
以常見的OSI模型為例,它共分為七層,從下到上依次為:物理層、數據鏈路層、網絡層、傳輸層、會話層、表示層、應用層,每層都對應不同的功能。為了實現對應功能,都會對數據按本層協議進行協議頭和協議尾的數據封裝,然后將封裝好的數據傳送給下層,各層的數據封裝過程如下圖所示。
其中在傳輸層用TCP頭已標示了與一個特定應用的連接,并將數據封裝成了數據段;網絡層則用IP頭標示了已連接的設備網絡地址,并可基于此信息進行網絡路徑選擇,此時將數據封裝為數據包;到了數據鏈路層,數據已封裝成了數據幀,并用MAC頭給出了設備的物理地址,當然還有數據校驗等
功能字段等;到了物理層,則已封裝成為比特流,就成為純粹的物理連接了。
擴展資料
封裝 (encapsulation)
隱藏對象的屬性和實現細節,僅對外公開接口,控制在程序中屬性的讀取和修改的訪問級別。
封裝途徑
封裝就是將抽象得到的數據和行為(或功能)相結合,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,也就是將數據與操作數據的源代碼進行有機的結合,形成“類”,其中數據和函數都是類的成員。封裝的目的是增強安全性和簡化編程,使用者不必了解具體的實現細節,而只是要通過外部接口,以特定的訪問權限來使用類的成員。
封裝在網絡編程里面的意思, 當應用程序用TCP傳送數據時,數據被送入協議棧中,然后逐個通過每一層直到被當作一串比特流送入網絡,其中每一層對收到的數據都要增加一些首部。
以上文章由北京艾銻無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整理